预估游客人数: 明天 1800人    后天 2000人

简体中文
鹤峰县宝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鹤峰县宝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鹤峰县宝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动态资讯
/
/
/
人类秘境——屏山
屏山风采

人类秘境——屏山

  • 分类:山水文化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9-02-20 13:56
  • 访问量:

【概要描述】它是一只天造地设的远古之舟,悄然“停泊”在北纬30°与东经110°的溇水河与黑龙渊汇合处。

人类秘境——屏山

【概要描述】它是一只天造地设的远古之舟,悄然“停泊”在北纬30°与东经110°的溇水河与黑龙渊汇合处。

  • 分类:山水文化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9-02-20 13:56
  • 访问量:
详情

  前 言

  它是一只天造地设的远古之舟,悄然“停泊”在北纬30°与东经110°的溇水河与黑龙渊汇合处。

  最早为它修桥筑路的开拓者是容美第十四任土司、励精图治的宣抚使田楚产。以后,连续七任土司在这里苦心经营,执著坚守。

  最早发现其战略价值的人,是南明王朝宰相文安之,他与朝中奸侫分道扬镳之后数年隐居于此,迎娶了一位土家猎户的女儿为妻,在这个被他视为“古桃源”的地方重获尊严与自由。他凭自己的政治经验和军事常识,力荐土司修葺洞府,据险固守,被土司尊为“文相国之谋”,倾力践行。

  从此,中原大地的爱国遗臣、文人墨客同这里的土司主人结下不解之缘。 在京城遭禁的爱国戏剧《桃花扇》在这里自由上演,集土司诗作之大成的巨著《田氏一家言》在这里编纂问世,明朝太史严守升两次为之作序,赞不绝口。开启了一个土汉文化交融的黄金时代。正是土司田舜年同孔尚任、顾彩这些文化精英的“翰墨因缘”,才产生了《容美纪游》这样的传世佳作,也让我们通过他们的眼睛,看到了一座几百年前的奇山,品味到了一部镌刻在悬崖上的民族史诗。

  也许正是因为它的神圣和美丽,面对大清王朝“改土归流”的武力威胁,情愿与容美家山共存亡的末代土司田旻如才会以其悲壮一死,践行了自己对它至死不渝的承诺,结束了田氏对这块领地900多年的统治,宣告了绵延425年土司制度的终结。

  20世纪30年代,鹤峰成立了苏维埃政府,贺龙将军踏上这块土地,亲自选址,在这里创建了湘鄂边苏区规模较大的红军后方医院,在鹤峰为革命牺牲的3000多烈士中,有100多位烈士长眠于此。新中国成立后,省内外党史工作者、民族史家、考古学家、文学艺术家们接踵而至,最终使它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世人撩开了神秘的面纱。

  进入21世纪,又有人在这里安营扎寨,开始自己的创业征程,重要的理由,是人们在这幅山水长卷中,在它几近荒芜的断壁残垣中发现了一种民族精神,一种人文的价值,一种文化的魅力。人们终于认识到,屏山这座山中之山,就是巴人后裔的圣地,土司文化的摇篮,容美女神的花园,人类秘境。

  《人类最后的秘境——屏山》是一部通俗而且忠于史实的导游指南。编著者所看重的,不只是屏山的高大雄峻,也不只是它同溇水的妖娆与缠绵,更有这块“洞蛮”之地的历史沧桑,它华丽而又质朴,神秘而又真实。每个人投身其中,都能亲身感知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知遇之恩,重新体味并续写人和历史的悲欢离合,从中得到陶冶与快乐。

  “大痴山水人间少,真本原来落此中”!诗人曾经如许感叹。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方人类的秘境,共同聆听山风的歌咏,流水的倾诉,还有来自远古的信息和对未来的期盼。

  对于远方的客人来说,鹤峰的屏山,也许就是一位宰相眼中脚大力大的容美猎户女儿:她明眸皓齿、性情刚烈,身怀绝技、忠于爱情,以自己的勇敢和执著创造着属于她自己的生活,它就是容美女神留赠给我们的一份价值连城的文化瑰宝。

  铁 锁 桥

  新桥建于1970年,在黑龙渊两岸岩壁间。长25米、高约120米。古铁锁桥遗址在新桥以下15米处,原桥名天心桥,亦名南关桥。高70仞,如按每仞8尺计,实际约100米。明万历年间由土司田楚产主持修建,为楠木架梁风雨桥。先后于康熙、道光年间维修,至20世纪60年代,因木质结构腐朽,成为危桥被拆除,改建现在的公路石拱桥。

  传说古时候,黑龙渊有一条黑龙,经常涨水作乱,不是冲桥就是冲田。有个叫田楚产的土王修的第一座桥就是被洪水冲垮的。屏山人没得法,只好走手扒岩爬上爬下,田土王也很恼火,决定第二次修桥,于是出榜招请能工巧匠。忽然来了一个穿得破烂、邋里邋遢的叫花子自告奋勇来修桥、降龙。田土王没看起他,手下人劝土王说,人不可貌相,且看他本事如何?万一修不好,是个骗子,他也跑不脱!结果发现这人有法术,很神秘,天天看着就他一个人,可就像有千军万马在帮忙,半夜三更还听见山上有人掀岩、砍树,明明一个人,吃起来,饭要一甑,菜要一缸。不出两个月桥就竣工,修在半山的悬崖上,比原来土王修的桥更高、更牢了。田土王心里高兴,想讨个封赠,就问那个叫花子这个桥能管好多年?这人一开口就说:“管两年半”。田土王大怒,要杀他。叫花子说:大王息怒,我有个办法,管个长久。你派人跟我帮忙打一把铁锁,一锁黑龙,二锁匪盗,能让这座桥上管五百年,下管五百年。田土王转怒为喜,立刻打了一把几十斤重的大铁锁锁住桥头,派专人把守,有人过桥时才开。从此这座桥就叫铁锁桥了。

  史载土司曾在桥头筑垒设隘屯兵驻守,无人值守时,可以关锁,故名铁锁桥,与万全洞并称“司中绝险”。有顾彩《早起平山客舍》一诗为证:

  俯视蚕丛鸟道之危关,天心之桥入地底,猿狙童臾愁跻攀。倘失足而一坠,黑幽湫兮潺湲。知何时而到底?龙拿攫而来蟠。如今李白倘犹在,应复浩歌蜀道难。呜呼!蜀道难其难,未必如平山!

  土司爵府遗址

  位于下屏山,容美第十四任土司田楚产建于明万历年间,因土民称土王为爵爷,土王的行署也就被称为爵府。主楼依山而建,规模宏伟,占地约二千平方米,有三堂二街。正堂为土司议事之所,楼宇恢宏,画栋雕梁,陈设森严。二堂位于正堂后石坎之上,为土司寓所。曲廊幽深,装修豪华。史载“有怪”,以致土司王本人也不愿久居其中。二堂之后为院堂,为一正两厢的吊脚楼,为土司夫人及其子女亲属住房。18世纪初叶被末代土司田旻如自毁。现存有堂基,石刻门础、石磉、麻条石墙、台阶,石虎、马槽等遗存。另有大量房基构件散落在当地民居中。原爵府前西北——东南走向的大街,亦称爵府大街,东抵小昆仑,西达水砂坪,长约2华里,街道宽阔,可“十马并行”,山后后堂坪为后街(或称二街),长2华里,为爵府差役及市井居民聚居地。有各类商铺及粉坊、纺织、教坊等。

  容美爵府和屏山的开山鼻祖田楚产不仅在政治和军事上卓有成绩,而且在他的治理下,土司地区的铸造业和火器制造均达到较高水平。如明天启元年十二月施铜一千斤铸造的大日如来佛铜像,即是田楚产赠送给施南土司的礼物,现藏恩施市文化馆。座像高92厘米、托佛莲花高28厘米、须弥座高60厘米,三件通高180厘米,重800余斤。铸造技艺精湛,为土司时期文物精品。容美、屏山等还有古代采掘硝石、硫黄、铁矿的矿洞遗址多处,都是制造火药军器的物证。

  由于他的文治武功,崇祯皇帝于崇祯二年(1629)“破西南未封之先荒”,颁旨诰赠田楚产为“宣武将军”。田舜年立“奉天诰命恩诏碑”于九峰桥官坟园田楚产墓前。碑文引用诰命原文:

  (田楚产)世尊王度,底效疆场,奋勤王以出师,冒矢石而陨命。……赋性忠勤,澄雄机略,操行廉洁以祗躬,延揽贤才而训子,驭众严肃续兼威,惠以施仁,怀我恩荣,帅苗夷向化……效顺尽忠,洒血誓师,以身报国,深可哀怜,既捐勇烈之躯,宜重崇褒之典,是赠尔为宣武将军。呜呼,搀抢熠熠,五原之血尚腥,玉帛煌煌,九死之忠堪慰……

  目前,爵府及其附属遗迹正在考古发掘过程中,尚未开放。遗址已于20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附属遗址有祭祀台(亦有人称烽火台,史载“有警放狼烟,此起彼应……”)、习武场,延春园“天兴楼”(此楼为前代土司书屋,明代学者严守升在《田氏一家言·田信夫诗集·序》中称土司“购藏万卷,得人间未见书。”可见藏书之丰富,堪称大西南少数民族文化人的“天一阁”。《长乐县志·杂记志》载:“土司多尚武,容美司田世爵颇事诗书,其子田圭、楚产诸人,皆崇尚风雅。”)此外,爵府东南还有槿树园土司学堂、西北有土司地牢。点将台,在爵府大堂西北为土司阅兵处。台下坪地可容千人。末代土司为武力对抗“改土归流”,曾聚土司兵将与官民在此歃血盟誓,喊出“官不上前,听民杀之;民不上前,听官杀之”的口号。这里也是平时土司及其眷属、部下观赏下屏山及容阳风景的地方。在这里可见群峰逶迤,山岳连绵,若万马奔腾,百凤朝阳,风景如画,气势恢宏,登临远眺,顿觉胸襟开阔。地牢建筑在一片耕地和林地之下,占地面积约150平方米,为石砌廊式建筑,高仅1.5米,上盖以大青石板,石板之上又是耕地,土层厚约40厘米。地牢黑暗潮湿,进去的人须佝偻而进,是土司关押俘虏、奴隶与犯人的地方。正堂西侧有巨石倒伏于地,中有天然孔洞,传为屠牛石。土司兵将出征前举行屠牛歃血仪式之用。距前街水砂坪街头1华里处的溇水悬崖上有杀人台遗址。是土司王处决死刑犯人的地方,斩后抛尸于溇水峡谷中。后街山麓岩穴中有井一口,深一丈,有石阶通达,井水清凉甜爽,人称土王井,为下屏山主要水源地之一。

  小昆仑九峰读书台

  小昆仑位于爵府遗址东南,原建有佛寺一座。山高仅40余米,但四周悬崖,仅有一条小路盘旋而上,进石门一座,直通山顶佛寺。佛寺占地不足100平方米,四面曲廊回环,建有藏书楼,为土司田舜年闭门读书写作的地方,所以又称九峰读书台。小昆仑与紫山寺隔峡相望,据顾彩《容美纪游》载,他曾住紫山寺上,与田舜年隔峡吟诗。他称小昆仑佛舍“曲廊蜿蜒,四周乃君藏书之所,书橱罗列,山前石磴道甚窄,就天裂石罅中凿级寅缘而上,石角碍首,偃偻而行,肥者扁身,半伏作蟹行。家人送食盒至,悬绠他处,提而上之。”正是“春色伴幽居,名山好著书。”由此情此景,可知土司文化的兴盛繁荣绝非无源之水。

  田舜年在康熙至雍正年间居小昆仑等处,读经博史、著书立说,先后编著《容阳世述录》、《二十一史纂要》,创作剧本《古城记》、《许田射猎传奇》。他以这里为主,将田九龄的《紫芝亭诗集》、田宗文的《楚骚馆诗集》、田圭的《田信夫诗集》、田甘霖的《敬简堂诗集》、田商霖的《田珠涛诗集》和他本人的《白鹿堂诗文集》收录总纂为《田氏一家言》。《长乐县志》卷十六载称“至田舜年尤善文艺,尝徵江汉,德黄名流,……计日自课,某日读某书,阅某书,至某处,皆用小印章以志之。故其著作皆典瞻。”描述出他良好的读书习惯和儒雅风范。这里也是田舜年同众多汉族诗人文士交流创作经验的主要场所。岳常道姚淳焘在为田舜年所作的《二十一史纂要序》中,称赞田舜年“尊贤礼士,饱饮诗书,以著述名家。”对他的著作也给予积极评价,说:“其编辑史略,二十一朝,互有商榷,芟繁摘要,考误析疑,殆内通儒之所用心,非苟焉而已也。”这位姚淳焘,还记述了田舜年派儿子远赴道府送书并请作序的故事:

  康熙二十六年(1687),戊寅夏四月,田子忽遣史载书满车,冒风雨数百里,走兰津投赠索叙。其子应恒款门人谒,风流淹雅,有吴公子遗风,予益叹田氏之泽,再世未艾也。

  今天,这里也无疑成为值得民族文化人士与游客景仰、朝拜的胜迹之一。

  附:顾彩作《小昆仑依韵酬答见赠古歌》

  壮哉小昆仑,平山天险依为根。

  上有百尺台,出自仙府之体裁。

  奇峰万叠绕前后,云滶泠泠半天奏。

  泉清石皱怡我情,豪兴幽思来辐凑。

  田文座客皆名流,笑杀王粲依荆州。

  雷门布鼓谁敢挝,使君雅度许我游。

  诗盈李贺一锦囊,好山好水留徜徉。

  半夜女郎歌妙辞,声情文采不可当。

  尽将海外烟霞态,一涤俗肠使我快。

  蒙庄有三兼得之,天籁地籁与人籁。

  临别依依情转深,长歌弥见古人心。

  要当预订重来约,莫使良辰独在今。

                                                    ——顾彩:《往深斋诗集》卷三

  向文宪将军墓

  容美土司地区是一方英雄辈出的土地。曾经涌现出抗倭英雄田世爵、田九霄、田九龙父子,抗英名将陈连升、陈长鹏父子。而在屏山这块土地上也养育了土家人引为骄傲的武将向氏父子。

  向文宪,1637年生,屏山土著人。出身寒微,少年时代曾附读于屏山槿树园土司子弟学堂,读书期间,常去练武场,观看士兵习武,遂以习武为乐。他魁梧、剽悍,成年受召入土司军,因作战勇猛,屡立战功,不断擢升,由士兵至百总,旗长,不久升为营镇,任容美爵府前锋营副总兵掌印信,兼管各营军务。他一生以兵营为家,以弓弩刀箭为伴,或戍边巡逻,或远征作战,都能身先士卒,奋不顾身,深得土王赏识、部下尊敬。他虽为田舜年带兵的副帅,却从不欺上压下。平时生活俭朴,布衣草履,没有将官的架子。他效仿土司,对子女要求严苛,除送到学堂读书外还经常训诫他们学习军事,为土司尽职效忠。长子向日旭历任容美火器营副将,兼理容美帅府内外事务,次子向日伦任容美爵府亲将营领守备,相当于土司王的贴身侍卫长。三子向日芳成为他的副将,后继任爵府副总兵,还兼任管大旗鼓事、贴堂经历司经历、执掌平茶下洞长官司印等职,实际掌管了容美土司的军事大权。但是,他们虽然重权在握,却始终真诚效忠土司,至死不渝,先后几次奉命参加了朝廷的征伐和开辟容美疆域的战斗,被誉为“将才之家”。

  向文宪于康熙三十七年(1697)二月二十九日病逝于屏山。田舜年、田旻如父子感念其忠诚,为他举行了隆重葬礼。镌刻河图洛书砖图陪葬,田舜年亲自为他撰写《墓志铭》,赞扬他“奋迹戎武,披坚执锐,如哮如虎,国典忧崇,继嗣绳武”,生动地描绘了这位土家族民族英雄正派、廉洁、勇武的威仪形象。

  其子向日芳一直追随田旻如。当雍正皇帝密令湖广总督“改土之法,计擒为上”对付容美土司时,向日芳全力协助田旻如以武力对抗清王朝的威胁,拥护田旻如“官不上前,听民杀之,民不上前,官即杀之”的誓言。雍正十一年(1733)十二月,他率领土司亲信跟随田旻如退守万全洞,“负固不出”。田旻如死后,向日芳等被俘、监禁,1735年,清《刑部咨开》先以“逃避山泽,拒敌官兵”的罪名“拟斩”,后以“法外施恩,从宽免死”的理由抄没其田产,将他流放广西,以后下落不明。后人为其在下屏山爵府遗址向氏墓园内修衣冠冢一座,以供祭奠。20世纪80年代,鹤峰文史工作者在向文宪将军墓,发现了一方罕见的河图洛书砖图,后被文物专家鉴定为有土家族特色的国家一级文物,还因此成为本县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当地老百姓传说,向老将军墓有灵气,如有人在墓前砍树柯枝,任意践踏、或有其他不法之举,必定会招致惩罚。其表现,轻者头痛脑热,重者会因意外而死亡。听起来仿佛就像埃及法老报复掘墓人的翻版,实际上却是屏山土家人对老将军敬畏之情的自然流露。有感于此,县博物馆精心复制了一方河图洛书砖图,“回归”屏山将军墓园,以慰英灵,以安民心。

  附:田舜年作《向文宪墓志铭》

  大凡古今之为将者,当有幸有不幸焉。故关内之捷也,名既全矣,而身不保;石头之据也。身既保矣,而名不全;九江梁邑之授符也。功既显矣,而身与名俱丧。英雄豪杰之士,多出不幸之为。若公之起自布衣,无尺寸之阶,由百总而至旗长,营镇而至掌印信,圣主拔擢之典,可谓隆矣。且肖子贤孙环绕庭膝,历年六十以寿考终,是人之大不幸者,而公无不幸也。公之生平素行果敢,冲锋犯刃不少退避,为士卒先。箪食壶浆,不敢自私,与士卒同,诸邻闻其名而惊,况其立心憨直,无机巧诅诈之智,故人多感服焉。逮丁丑二月二十九日终于寝,亲戚交游,道路闻者,莫不叹息,泣数行下也。公讳文宪,长子日旭,现授小彪之职,三子日芳以千总任事,次子幼子俱各成立。及其葬也,为公卜兆予平山,厝于大母覃氏墓之右侧,艮脉,山丁向,其葬之吉。系丁丑年十二月二十七日也。公之为人昭昭,在耳目闻,固不俟文而著也。或因文而愈著,是为之铭曰:忠直性成,奋迹戎伍,披坚执锐,如哮如虎,国典忧崇,继嗣绳武。

  夫子庙·土司戏楼遗址

  位于铁锁桥同爵府之间的古道旁,有一座小山,山前为夫子庙遗址,遗址前有一平地,崖边有二巨石并立,高约4米,下临溇水大峡谷,巨石上有摩崖石刻“山高水长”四个大字,相传为土司田舜年亲笔。田甘霖、田舜年、田炳如三代土司,都是戏剧爱好者,田舜年还曾写过《许田射猎传奇》和《古城记》两部剧本。他尤其爱好孔尚任的《桃花扇》,平时招待客人都必“令伎奏桃花扇”,在康熙皇帝禁演《桃花扇》之后,他还不惧禁令,“恒演不衰”。每次进驻屏山爵府期间,他都要在夫子庙看戏听曲,亲自指导女优排练、演出。顾彩上屏山后,都会在万忙中陪顾彩看戏、排戏、讨论顾彩的《南桃花扇》和他自己的剧本,相互学习切磋。遍游屏山,二人吟咏唱和,以致达到精思苦吟、慷慨唏嘘、陶醉忘我,刑政皆辍的程度。

  顾彩对田舜年的诗文戏剧作品评价很高,甚至将田舜年与孔尚任相提并论。他写了《客容阳席上观女优演孔东塘户部〈桃花扇〉新剧》一诗,称赞这两个人是当代词坛的杰出人才:

  鲁有东塘楚九峰,

  词坛今代两人龙。

  宁知一曲《桃花扇》,

  正在桃花洞里逢。

  鲁有东塘(即孔尚任),楚之容美有九峰(即田舜年),为了一部《桃花扇》而在桃花洞(即容美古桃源)神交、相知。此诗虽对田舜年有溢美之处,但也充分表露了作者对这两个人的真诚赏识,也表露出他们三人之间的深情厚谊和对《桃花扇》的共同爱好。谱写了一段土汉文人真情厚谊、高山流水的传奇佳话。

  此处二巨石间曾为土司王搭建的戏台。顾彩上屏山后曾在此观摩、指导容美女优排练、演出爱国戏剧《桃花扇》以及他本人的《南桃花扇》。山前二巨石及摩崖石刻实为容美土司与汉族文人一起进行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更有年轻的情侣在此借用古人名言立下山盟海誓,在大自然的山水画卷上,铭写永恒的心灵契约。

  杜 宇 楼

  容美土家人是巴人后裔,崇虎,也崇鸟,古蜀帝杜宇为民啼血,化为杜鹃,受到蜀人的纪念,也是蜀人崇鸟的证据之一。容美原属四川,地接川蜀,山水相连,文化相通,所以土司纪念蜀帝、建杜宇楼,当在情理之中。至于顾彩在屏山作《夜闻杜宇》,称容美为“当年蜀帝家”,其实在肯定容美曾隶川蜀的同时,也是调侃自己正有点乐不思蜀之际,忽然听到杜鹃的鸣叫,才意识到该是回家的时候了。但是,这里的景色如此之美,主人又如此之热情,真有点让他为难,所以才有自问自答地感叹“催归何所益?但使鬓增华!”意思是到了该去的时刻而内心并不想离去,左右为难,以致头发都急白了!

  杜宇楼南面墙上的图案含意。原来,容美历代土司每逢出征作战,都要看星象、占卜,预测吉凶胜负。有把握则出兵,无把握则固守。末代土王田旻如特别相信巫术,在大西南土司“改土归流”已成定势,土司政权风雨飘摇之际,还从荆州请了一位巫师为他观测天象,抽签问卦,后来的情况证明,这个巫师实际是个根本不懂星象的骗子、奸细,结果土王深受其害,后悔莫及。他认识不到土司制度的衰亡本是社会变革的潮流所向,却轻信巫师胡说,认定田氏衰亡迹象是因为先祖修建容美中府、屏山爵府、构筑万全洞时没有看好风水的缘故。而要消灾祈福,唯有大破大立,毫不留情地毁灭这些建筑,方能保证土司逢凶化吉,恢复土司的繁盛,等等。田旻如不辨真伪,犹如神差鬼使,悍然命令兵士将爵府、中府、小昆仑、万全洞的所有楼台殿宇全部拆除,有的付之一炬!容美土司十几代土王、几百年苦心经营的家业化作一堆堆灰烬、瓦砾,演出了容美史上一幕触目惊心的民族悲剧,对容美的历史文物造成毁灭性的浩劫。等到田旻如醒悟过来,已悔之晚矣。良心的自责促使他修“保善楼”,亲书《保善楼记》,痛责自己“不肖”,声明以修楼保先祖之善,借此弥补自己的过错,表达自己迟到的忏悔。这个事实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这位土司王的内心矛盾和无奈,预示了土司制度大势已去、必然消亡的命运。

  今天,我们目睹遗迹,回顾这段历史,除了痛心疾首,还应有深刻的反思。

  马 头 岩

  我们站在杜宇楼或在“打一杵”凉亭向西南方向眺望,对面这座山崖酷似一匹马的头,山脊上的树和草像马鬃,岩壁就像马的脸、鼻和嘴,恰似一匹正在低头吃草的马。它叫马头岩,本地人叫“马吃草”。多少年前,凡从崖壁下过往的行人都遵守着一个不成文的规矩,不论往返,每个行人都要扯一把青草放在马头岩下,以示对这匹神马的关爱和敬仰,并且为自己祈祷一路平安。

  当年,顾彩游历屏山之后,又有一个新的传说:因为去屏山的路太陡太险,顾彩同田舜年二人不得不“舍马徒行”,顾彩将自己的坐骑大白马留在了茶溪河南岸。不料顾彩一上屏山,就为屏山的美景所陶醉,只顾了每日同田舜年形影不离,作诗咏对,教容美女优排演《桃花扇》,笙箫歌舞,甚至与一位名叫红儿的女优产生爱恋之情,以致乐而忘归,忘了他那匹心爱的大白马。不久守马的土人有事离开,撇下这匹马在河边等候主人,眼巴巴地盼望主人早日回程。然而,左等右等,过了三天、五天,不见顾彩身影。又等了十天、半月,仍然杳无音信,它终于失望了,伤心至极,一气之下,化为这座山崖!二十多天后,顾彩依依不舍离开屏山,来到岔溪河边,才猛然想起自己的大白马,派人沿岸寻找,直至天黑仍无所获,顾彩无奈,由田舜年陪他留宿岔溪河畔渔家小屋,苦度长夜。

  黑 龙 渊

  天险黑龙渊,是屏山东南峡谷中的一大地质奇观。长2.5公里,水深5至15米不等。宽处数米,最窄处仅2米,俗称“五尺门”,仅可容一叶扁舟通过。在五尺门抬头望,两岸岩壁,把蓝天挤成了一条线,所以叫“一线天”。据地质考证,属于几亿年前第四纪冰川喀斯特地缝地貌。为亿万年流水与沙石长期冲刷、侵蚀、打磨、切割而成,充分显示“水滴石穿”的效果。黑龙渊两岸岩壁绵延不断,低的数十米,最高达四、五百米。沿岸时有较为开阔的沙滩和水潭,形成多处与世隔绝、人迹罕至的“古桃源”景观。躲壁峡段长18公里,其中一股水源来自上屏山七丈五,一股源自姊妹泉,一股来自东北方大山中。这里地形复杂,峡谷幽深,山石嶙峋,植被原始,隐藏栖息着多种珍稀动植物,植物类有楠木、小叶楠、红豆杉、银杏、香果树、马铃光、三尖杉及药用植物南方山荷叶、头顶一颗珠、竹节人参、八角莲等。动物类有红腹角雉、岩鹰、鹞子、野鸭、白鹤、鸳鸯、红嘴相思鸟、竹鸡、飞鼠、猕猴、大鲵(娃娃鱼)、香獐、青麂、豪猪、豺、大灵猫、野猪、黑熊、大蟾蜍、五步蛇、穿山甲,等等。峡中无路可通,有探险者沿岸行进,一天只能前进数百米,是探险旅游的理想之地,有无数神奇待我们揭秘。

  黑龙渊的景点有栈道、滴翠泉、五尺门、一线天、望月桥、滚龙坝等。

  望 月 桥

  望月桥,是屏山赏月的好地方。其与众不同之处,就是站在这座桥头上可以同时看到三个月亮,包括小桥本身,可称四月并览。第一个月亮悬在天上。第二个倒映在黑龙渊水中。第三个月亮是望月桥半月形的桥拱和它水中的倒影合成的圆月,这个月亮永远都是圆的。更神奇的是仰头望去那两岸岩壁天丝合缝的巨大的弯月。这是屏山大自然创造的一个永恒的月亮,夜深人静,万籁俱寂,沿着一线天,荡舟黑龙渊,你会发现这四个月亮都在不断变换着它们的位置,就像正在屏山捉迷藏的几位天真少女,在天上、水中、桥下,峡谷里出没无常,一张张晶莹、皎洁的脸庞显出时喜时嗔、半遮半掩的表情,山峡中仿佛回荡出她们的窃窃私语和朗朗笑声。诗人顾彩曾作《平山月夜》一诗:“素女光辉下泬漻,仙人楼观倚层霄。岩空鹳鹤声清脆,峡怒星辰影动摇。”恐怕就正是这个情景的描述。也许诗中的素女就是少女般的月亮,泬漻就从是深山峡谷中奔涌而出清澈无比的黑龙渊吧。

  岔溪码头

  岔溪码头建在黑龙渊与溇水汇合处,是铁锁桥建成之前自九峰桥、细柳城方向进屏山的必经之路。燕子桥电站筑坝之前,岔溪海拔499米,为屏山最低处。水库蓄水后,水位上升至553.5米。上有滚龙坝,因每到春夏,大水自黑龙渊奔腾咆哮而出,撞击马头岩下的石岸,波涛汹涌,声如雷鸣,状若巨龙翻滚而得名。水库蓄水前,在黑龙渊与溇水汇流处有一深潭,岸边多桃树,入春怒放,深红浅白,风景怡人。潭中盛产一种鱼,鱼鳞微红,形状颜色如桃花,好看又好吃,故名桃花鱼,俗称“桃花俾儿”。不仅是土司宴席上的佳肴,也是屏山一带山民待客的珍品。桃花潭边原有渔人居住。旧时进出屏山的人多愿在此休憩片刻,或于岸上饮茶赏花,或于潭边观人打鱼,直到气定神闲,各自登山攀崖而去。在桃花潭对岸悬崖上有形似古代女性人体的身影,名“美女晒头”,传说是三姊妹尖的“二姐”巡游至此留下的身影。

  溇水对岸岩壁下有一巨大岩穴,原高十余丈,穴内有小庙,供奉土家猎神梅山神。若遇大风雨,泛舟者可入穴内避雨。平时入山,都要在这里靠岸、进庙烧一炷香。只要心诚,无论打鱼、射猎,都不会空手而归。

  在杜宇楼时,曾给大家介绍了马头岩的来历,说这匹充满灵性的大白马久等顾彩不回,一气之下化为山崖,变成马头岩。其实这个故事还只讲了半截。原来,顾彩寻马不见,颇为伤感,又不忍离去,于是由田舜年陪他夜宿潭边渔家。当夜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好不容易睡着,于梦中寻获了那匹马,但这匹马反劝顾彩不必难过,说它已下决心不回山东去了。惊问其故,而马不答,再问时却已惊醒。原来白马托梦给他,必有原因。他再也睡不着了,一直挨到天亮,起床后在桃花潭边仰望马头岩,暗自伤感。忽然,他的目光被溇水对岸山顶上的景象吸引,定睛一看,发现那边也有一座酷似骏马的山崖,并且与马头岩面向同一个方向,恰如俯首吃草的模样。顾彩想起梦中情景,顿然醒悟,原来他的白马在这里也找着伴儿了。他将梦中所闻与早上看到的另一座马头岩告诉了田舜年。田舜年一看,连连称奇,于是将古时张衡乘白马飞仙的故事拿来作比,使顾彩转忧为喜,命随从土人割了一捆青草,放在马头岩下路边,以示告别。然后一步三回首,依依不舍地缓步离去。

  溇水大峡谷

  位于溇水上游屏山西北侧。南端燕子桥离鹤峰县城12公里,北端椒山溪,离县城25公里,峡谷全长13公里。由南至北,先窄后宽,至两河口豁然开朗。以下几公里两岸峡谷幽深,风景令人震撼,如十里画廊。因水源丰沛,尤其多泉流瀑布,有雨为瀑,无雨为泉,两河口以上称百泉河,两河口以下称十里瀑布群。两岸峭壁千仞,怪石凌空,溇水碧波荡漾,深不可测,泛舟峡中,奇峰异景,应接不暇。游客身临其境,可想象亿万年前天崩地裂的造山运动,尽情观赏大自然鬼斧神工、滴水穿石的地质奇观,更可以零距离地体验到千百年来屏山土家人缘崖逾壁、不惧险阻、惊心动魄的生存方式和鲜活图景。

  猴 子 岩

  过岔溪,下桃花潭,细心的人可发现溇水河对岸的山崖上有一处很特别,仿佛有只猴子倒挂在岩壁上朝游人打望,不管它像与不像,反正自古以来,这座山崖就叫猴子岩。据传,当年,雕岩、屏山一带都是原始森林,水秀山清,花果满山,世上稀缺的动植物在这里是应有尽有,充满灵性的猴子更是数不胜数。有一天夜里,在杜宇楼守哨的土兵在山崖小路上巡逻时,忽觉对岸有异常动静,急忙赶到岔溪溇水河岸边仔细观察,竟然发现无数人影,自岩壁上鱼贯而下。接着便听见“卜卜通通”一阵阵声响,竟似成千上万个士兵泅水渡河而来。土兵断定敌军渡河来犯,急吹响牛角向土王报急。土王闻报大惊,亲自披挂,紧急集合土兵,赶到岔溪。点燃灯笼、火把一看,竟发现渡河来犯的人影全是猴子。原来,不久以前有一位猴王曾到屏山“侦察”,探得屏山树大林密,有许多种花果、食物,取之不尽。遂由猴王带领,迁徙过此。土王大悦,不仅传令收兵回营,而且严令部下,不准任何人干扰、阻拦这些猴子过河,严禁伤害这些人类的朋友。他一时高兴,奖赏报信的土兵。从此,十万猴子过河的故事在容美传扬开来,这面岩壁也就叫做猴子岩了。

  手 扒 岩

  手扒岩,又名上天梯,平均坡度70度以上。是铁锁桥建成之前和拆除之后直通屏山的一条“猿猱欲渡愁攀援”的小路。去容美屏山的险道,多处有土家人绑扎的绳梯。至顶为陈家台。行人自鹤峰来,先沿马头岩下的盘山小路过岔溪,沿桃花潭畔,有一条横路通岩下,然后手扳着岩缝、小树、藤萝,缘崖逾壁而上。即使诗人们也得攀藤附葛作猿猱行,由此可以想见当年土家人的勇敢与艰苦。其他几条上屏山的路也都是这样陡峭,部分已因水库蓄水被淹没,无一例外。

  舍 身 岩

  舍身岩,又名杀人台,崖高200多米,台顶突出于山崖溇水之上,地势极为险要。传说田氏土司时期严刑峻法,所谓“奸者宫,盗者斩,慢客及失期会者割耳,窃物者断指,皆亲决。”土司亲自执行死刑时,背后插五色旗,告天后,以抽签方式反手掣旗,如果掣得黑色,犯人必斩无疑,掣到别的颜色,土司就会刀下留人,改以别的刑罚处置。处决犯人都在这里进行,所以称杀人台,被杀者的尸体,就被推下悬岩,任河水冲走。由于刑法严酷,土司地区社会秩序很好,达到夜不闭户、道不拾遗的程度,如《容美纪游》所说:“过客遗剑于道,拾者千里追还之。”

  藤 甲 岩

  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地区有藤甲兵,容美也有。

  顾彩曾作《容阳杂咏》十四首,其中第三首专门描述了容美土兵的形象:

  壮夫闻战喜趋跄,甲重无忧炮火伤。

  葛面杜根龙爪谷,腰囊各自裹军粮。

  中间说到他们的盔甲还很重,但是后来,容美土兵因地制宜,运用山中藤条编织盔甲,既坚牢,又轻便,适于行军打仗。土司兵的勇敢和集体主义精神自古有名,例如“其兵皆素练习,闻角声则聚,无事则各保关寨……一人搏虎,二十人助之,以必毙为度,纵虎者重罚”等等。这里的岩壁有两层,土司喻其为藤甲。本地人说村话,称它是吊卵岩,还有人叫它“披一块,屌一块”。土家人世世代代信奉生殖崇拜,男女对话也不避讳使用“卵”字,时常夹杂在口语中,与之对话者,无论男女,不以为怪。

  百 鸟 巢

  溇水峡谷沿岸石壁上的孔窍属喀斯特地区亿万年岩溶造成的地质现象,由于岩层的硬度不同,受到侵蚀的程度也不同。

  溇水上游地处北纬30°属温带亚热带气候,多雨,潮湿,沿岸多水草,鱼虾丰富,因此,有禽类动物如岩鹰、岩燕、蝙蝠、白鹤、鹞子、野鸭、鸳鸯及各类鸟儿成群结队,选择岩穴、石缝栖息、繁衍,故名百鸟巢。与此类似的还有对岸的蜂窝岩。

  雕 岩

  位于鹤峰险隘观音坡下,下临溇水峡谷,新中国成立后于20世纪70年代凿崖修路,险如栈道,是当时恩鹤公路最险要路段,整个山崖面对屏山,神似巨雕,当年修建公路时,有多名民工在此遇险牺牲。名闻遐迩的万全洞与其隔峡相望,虽然声气相闻、近在咫尺,而下临深渊、无法逾越。

  万 全 洞

  古容美境内的洞穴之一,与九峰桥万人洞、太平情田洞并称“容美三洞”,元、明史料称容美土司地区为“容美洞”。称司主为“洞主”或“洞蛮”。

  “一蹬悬丝下太空,巨鳌张吻白云中。等闲雷雨无时息,万古源泉滴未穷。”这是古代诗人对万全洞的形象描述。游人到了洞里才能体会到,这种描写并非夸张。该洞原名何家洞,又名万泉洞。洞口高15米,宽近20米,本为屏山防御匪盗的“土民屯守之所”。位于溇水峡谷屏山一侧悬崖上。与容美险隘观音坡隔峡相望。该洞在田楚产开辟天泉山期间即已发现,田既霖执政时,文安之曾建议容美土司重点构筑万全洞,以备进退,而久未实施。至田舜年袭任宣慰司执政以后,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至康熙二十六年(1687)大力扩建。该洞外圆内矩,上下左右皆为绝壁,仅有一条十分陡峭的小路可通司署旧街。万全洞口建有城墙、炮台,洞内凿石架梁,有魏博楼,供奉鄂西川东地区田氏先祖田弘正牌位。大士阁,匾曰“般若船”。名为佛舍,实为田舜年藏书、写作、接待文人墨客、举办诗社活动的地方。其藏书之丰富,堪称大西南土司地区的“天一阁”。左有“爱(受)日亭”,右有“就月轩”,通旧街的小径上设有凉亭,名“喘定轩”。虽多处岩壁高峻无路,也有柳树葛藤编成的绳梯连接。出入洞中,均须“扪索倒行”,田舜年撰《平山万全洞记》自称“游其间者,莫不谓物外奇观,而岂知良工心苦……”田舜年在处理政事军务之余,常于洞中举办诗会,喜招中原名士,“座上常满,刻烛成诗”,于此中赴会者,有顾彩、蒋玉渊、钟南英、祝九如、皇甫介等人,顾彩回忆,某次诗会,曾有一位受邀者惧其险峻,不敢赴会,只托人带诗稿到洞中代为宣诵。至今可见,顾彩为此次诗会作品作序,并镌刻在洞内石壁上,《序》云:

  平山之麓有万全洞焉,自非排空驭气,穿云破石,罕得与人境相通。而九峰先生一朝得之,以为藏书之府,不亦快乎!

  文之简约,情之豪放,堪称遗世佳作。

  万全洞曾与铁锁桥并称“司中绝险”,楼台殿宇如仙山琼阁。居洞中,可览四季晨昏,沐风听泉,看山峡中云霞卷舒,如履仙境,顾彩另作《宿般若船》,形象地描述了这里的情景:

  石堂长不夜,仰屋似珠明。

  瀑布冲帷出,筼筜拂枕生。

  人从天半语,月在下方晴。

  竟夕泉声闹,何由客梦成?

  诗中的筼筜即箬叶,又叫大竹,即今之寮叶。般若船,佛教名词,意谓“智慧之舟”。喻田舜年藏书丰富,在此读书、修炼,超然物外,易成正果,可达彼岸。是屏山最险要的景观之一。

  旧街土司行署遗址

  遗址位于中屏山万全洞附近,古名新坪,因临近溇水峡谷山顶,俗名坎上。继田楚产建爵府大街之后,由田舜年营建,兼具避暑、办公之用。街道东起城门斗,西至万全洞垭口,长约1华里,原址房屋数十栋。住土司及家眷、随行土官、侍卫、仆役、女优、乐师、工匠及为行署配套服务的食品加工作坊、土民住所。在万全洞碑的东南侧,还有火器营驻地。名为行署,实际是比爵府更隐蔽的战略要塞。遇紧急情况时可及时聚散、进退有据。

  城门、寨墙系用巨石麻条垒砌,高大坚固,自峡中拾级而上。寨内则是另一番歌舞升平、繁华热闹景象。据史料所载,南明相国文安之因与朝中奸侫不睦,自请还乡期间,曾应土司之约,远赴容美隐居。“居此有年,称不容口”,足可想象当年境况。

  自末代土司田旻如于万全洞自缢、其妻流放陕西,田氏家族及亲信向日芳等被流放广西之后,旧街顿归萧条,不久被拆毁殆尽,昔日的威严、繁华已不复存在。

  百 折 泉

  此泉由中平山山顶流出,沿山上岩隙、石壁、树林流下,途中千回百折,时而悬空飞流,时而隐蔽穿行,此处山势高峻,云遮雾绕,清泉如注,景色壮美。是屏山流程最长、落差最大的瀑布之一。

  平 步 桥

  位于躲壁峡(亦名躲步峡)屏山至新寨要道,碑上刻为“平步桥”。土司田舜年建于清康熙年间,有碑曰《平步桥碑记》,田舜年亲撰,寓“平步青云”之义。因碑石风化,字迹模糊,大部难以辨认。桥头大木森然,古藤盘绕,一颗百年老树植根桥头石缝中,盘根错节,主干屈曲如树桥,苍劲虬冉。

  桥西屏山一侧有民户数家,为国家二级文物、明朝廷颁发的“容美宣慰司元帅府经历司印”出土处。

  此桥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红军游击队的必经之道,反“围剿”战斗中,大批伤病员经由燕子玉天井、新寨等地转移屏山湘鄂边军医院救治,也是湘鄂边红军的重要寨卡之一。

  东关古城墙

  位于屏山躲壁峡,距平步桥约300米。据田舜年《平山万全洞碑记》记载,城墙最早由容美第十九任土司田双云(即田霈霖)构筑,原称东关古城,为屏山爵府东线通向燕子坪新寨的主要防御设施。城墙长约500米,高3~5米不等,皆用巨石或麻条砌成。

  田霈霖,田玄长子,诗人。著有《镜池阁诗集》数卷。《田氏世家》称他“生而沉毅英果,虬冉虎额,凛凛有风采,自念家世华胄,诗礼相传,耻以武弁自居……”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经历乱世挫折之后,也终于认识到屏山的安全和战略的需要而“大修其城”。田霈霖病逝后,又由田既霖续修、田甘霖维修。

  苏区时期,为红军、游击队御敌之用。“大跃进”时期因修电站引水渠取石时,大部被拆毁,现存断垣残壁。

  三姊妹尖

  三姊妹尖是三座并立的山峰,屏山的“山上之山”。位于屏山北部,海拔1901米,高峻、秀丽,横看成岭侧成峰,是屏山视野最开阔,自然风景最美之处。素有“不到三姊妹尖,不算上屏山”之说。

  其名源自于一个久远的民间传说。很久以前,屏山七丈五的山崖上住着一个青年,因家贫,从12岁起就给山下一个财主放牛。这个财主为富不仁,虽然有钱却特别吝啬,自己和家人吃香喝辣,而给放牛郎吃的却是粗粮草根,每天还要起早摸黑,把牛放到水草最好的山顶上去,迫使他在山上找野果充饥,渴了就喝山顶上的泉水,下起雨来也只有一顶破草帽,根本遮不住。有一天,他忍饥挨饿,头晕目眩,把牛赶上了坡,自己却倒在山崖下,昏了过去。不知过了多久才醒过来,发现自己神清气爽,毫发无损。更使他吃惊的是,身旁站着三个年轻、美丽、貌若天仙的姑娘。自称三姐妹。其中一位年长的姑娘指着那位最小的姑娘告诉放牛郎说,他饿昏了摔下悬崖,被她的三妹发现,救起了他。小伙子听了感激不尽,又十分好奇,忍不住问她们是哪个寨子里的?姑娘回答说:“我们就住在这座山顶上。”少年不信。他想,这么多年来只有我一人在山上放牛,没有寨子,没有房屋,从来不见有人居住,怎么突然会冒出这么个三姐妹?莫非真是听爷爷说过的容美女神么?

  大姐见他不信,就说:“我们就住在前面,今后你有什么难处,或者饿了,或者遇到什么危险,就用你的牛刷条在这座山岩上拍三下,喊三声‘雍米’,我们就来帮助你,不过你切莫将这事告诉任何人!”

  听了她的话,放牛郎又惊又喜,望着面前的三姐妹,特别是那个救了他的三妹,看得走了神,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三妹害羞,躲在大姐背后,不让他看见,可是她越躲,他越想看,结果两人就这样一见钟情相爱了。当他还想找她们住的地方时,三姐妹却突然间不见了。只见前面三座青翠的山峰,亭亭玉立,每一座山头都有一朵彩云,盘旋着升上了天空。

  黑包沟·神女崖

  从此放牛郎每天起得更早,有了三姐妹的帮助,他再也没有挨饿了,山上有的是奇花异果,吃了不饿不渴。没过多久,他变得更加健壮、英俊。连天上的鸟儿都乐于落在他的肩上歌唱。山上的獐鹿,也赶到他身边亲昵,锦鸡飞到他的身边舞蹈……而且整天乐呵呵的,再也不是原来那个没精打采、黄皮寡瘦的样子。

  这个现象很快被财主发现,感到百思不解。他想:自己没有哪一天让他吃饱吃好过一顿,哪来的这种变化?太奇怪了。盘问了几次,少年守口如瓶。主人哄他、吓他,他都不说。财主越发感到事有蹊跷,便打起了坏主意。有一天,他起了个大清早,悄悄尾随少年上了山,想看看究竟。一直盯了好几天,终于发现了少年的秘密。特别是看见了三个仙女同放牛郎说说笑笑,更是醋意大发、馋涎欲滴。心里想,我家财万贯,不愁吃不愁穿,只可惜家里妻妾成群,就是没一个长得像这三姊妹这样漂亮的,如果能把这三姐妹骗到手,自己就真是活神仙了。于是他不事声张,假惺惺地跟放牛郎放了一天假,叫他回去看爹娘。放牛郎从没见过河水倒着流、岩头滚上坡的好事,还真以为财主发善心、变好人了,恨不能长上翅膀往家里飞,真的动身去看爹娘了。

  财主第二天一早,就学放牛郎的样子,戴上烂草帽,拿着牛刷条,赶着几条牛上了山。来到头天看见三姊妹的地方,学着放牛郎的动作,在山崖上连敲三下,口中乱叫着“雍米,雍米……”

  果然三姐妹出来了,可是一见是这个肥头大耳的财主,立刻柳眉倒竖,怒发冲冠:“谁叫你拿这牛刷条来的?”财主见话不投机,只好扯谎说:“放牛郎爹妈生病,我让他回家看看,我自己就到这里放牛来了。”

  大姐脸色不好,不耐烦地问道:“你来干什么?”财主如闻纶音佛语,浑身木了半边,喜不自胜,赶快将来意说了,当他讲到想要三姐妹做老婆的时候,三个仙女不禁勃然大怒,沉下脸来,“放肆!我一听你说话,就知道你不仅贪财,而且好色,不是个善良的人。真是黄鼠狼想天鹅肉吃!既然如此,我就送你到山下找老婆去吧!”大姐说着,将手一挥,只听得呼啦啦一阵狂风吹来,将财主吹到半天里,开始,他还觉得飘飘欲仙,没想到突然一下,重重地掉进了箬竹林,摔得鼻青脸肿、迷迷糊糊,变成了一个傻瓜。不过手里还紧紧抓着那根牛刷条!等到放牛郎回到屏山,找到几条牛,发现财主已经变成傻子,又看到财主手中的牛刷条,才明白自己没有防备财主搞鬼,以致犯了大错,后悔不迭。趴在山上痛哭,又到山上采摘野果,摆在山崖上,对天朝拜,默默祈祷三姐妹平安无恙,他的哭声和祈祷果然感动了三姊妹,原谅他泄密的过错。不过只来了大姐,她告诉放牛郎:“我们是雍米女神,正在巡游天下,不能常住此地。你以后想三妹时,就到岩壁上去看她的影子罢!”说完就不见了。放牛郎按着大仙女的指引,爬到三姊妹尖的悬崖边眺望,果然看见了岩壁上一个清晰的人影,酷似三妹,长发齐腰,婀娜多姿,神采飘逸,如履云端,真如大姐所说在天上巡游的雍米神。活脱脱的一幅“神女巡游图”。

  从此,在三姊妹尖附近便有了一股长流的山泉,传说就是雍米女神为屏山土家人开凿的。为了不忘记三姊妹与放牛郎的故事,土家人给这里的山山岭岭取了好几个地名,如人影子岩、放牛坡、牛刷条岭,人们还把七丈五东边山峡里一片原始次生林叫做黑包沟(土家语称傻瓜叫“黑包”。),据说那里就是那个贪财好色、欺负穷人的财主受女神惩罚,变成傻瓜的地方。

  步云台

  在三姊妹尖的悬崖上有一排城垛般的山岩,长几十米,上面排列着无数个石墩,名叫步云台,传说是雍米女神踩过的云朵变成的,千百年来成了上下屏山的一条捷径。看起来,就像悬在空中似的,险得令人心跳、腿酸,传说只有没做过亏心事的人才敢在这排岩墩上走过。从步云台上山,有一块山顶平地,名叫大屋场,还是当年土司练兵、射箭的地方。站在这里,不用登高也可以望远,可以看到远处湘鄂边的大山,本县的大垭、木林子、云蒙山、黄龙大堡,尽收眼底。

  七丈五土城

  七丈五位于上屏山最窄处,两面悬崖,东西相距仅20多米,喻其险窄而得名。为防备敌军或匪盗偷袭,田土王于雍正年间在此构筑土城,设关隘。传说田旻如曾亲植树木以固土城根基,今存古楠尼树数株。苏区时期,红军在此设哨卡,在附近的大荒口重建关隘,加固土城,防御敌军。都是利用屏山天险。

  八角岩(八卦岩)

  亦名八卦岩。位于中屏山同上屏山结合处。此地群山列队,悬崖叠嶂,绵延数公里,其中最高岩壁,形似八角,故名八角岩。东侧崖下谷底名乌龙河,山腰有台地数十亩,住山民,耕种、放牧,他们去屏山时有绞车上下,每次只送一人。山崖上和山崖下分别挂有木梆,凡有人下山则敲响崖上木梆,提醒山下不要上人。有人上山时,敲响山下木梆,告诉山上的人暂时不要下山。另传,这里山高谷深,古木参天,天气变幻无常,难辨阴阳。时有云雾笼罩、缠绕,使峡谷更显幽深,有如易经八卦一样神秘莫测,故又名八卦岩。

  中堡山·望峡峰

  位于紫盐山东侧,为一突出于乌龙河峡谷中的圆形山包,可以上观八卦岩,下看躲壁峡。三面悬崖,绝壁深渊,地势极为险要。有一条羊肠小道连接着另一高悬在半山腰上的石峰。只有勇敢的游客才敢手脚并用地登上这座险峰。在这里观赏眺望躲壁峡峡谷风光,叫望峡峰,又称望霞峰。峡谷底部曲折、幽暗,人迹罕至,是一处需要具备探险精神才敢涉足的景点。

  紫焰山·紫阳观

  又叫紫盐山、羊角山。海拔1346.5米。山顶有紫阳观遗址。传说有一位土司王对屏山有100座山峰的说法表示怀疑,于是亲自站在山顶上重数,但是数来数去只有99座,糊涂的土王不高兴,埋怨部下骗他。紫阳观的道人提醒他,您站的这座山还没数呢!土王不觉大笑,自嘲地说:“数来数去,竟把自己站的地方忘了!真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啦。看来,任何人都不应该认为只有自己聪明。”从此,每当他遇事犯糊涂的时候,就很虚心地向这位道人甚至身边的部下求教,要别人及时提醒他。正因如此,他为土民办了许多好事,得到人们的称赞和信任,说这位土王大智若愚,其实一点也不糊涂。

  燕 子 洞

  位于中屏山,距屏山村委会1公里。洞口在一片树林箬竹中,十分隐蔽。进洞后有人工砌成的石级向下延伸。洞深达数公里,出口在躲壁峡谷底。据顾彩《容美纪游》载:1704年农历四月二十四游燕子洞。有六七个少年人举着树皮火把陪他进洞,越走越宽,沿路石钟乳如画如雕,有仙人、鸟兽、花卉、楼台、石炉、石烛台、狮、猴和人物聚首私语之各类形状。洞内岩溶景观丰富、奇异。有些石钟乳被敲击时,还能发出钟磬一类乐器的声音。洞中有泉,甘洌清凉。土人传说泉水有效,可以保健、治病。又传洞穴深处可见天日,还会有穿着奇装异服的隐士在洞中迎候客人等等。顾彩出洞后,作《游平山燕子洞》一诗,描述洞中所见所闻,赞不绝口,还写入文章,流传至今。

  结 语

  屏山,虽然深藏武陵腹地,这里奇山异水,人文历史辉煌,是一座巧夺天工的土家民族历史博物馆。是土家神话的沃土,民族英雄的摇篮,是老区人民的革命圣地。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2012年6月

  注:①本文为屏山主要景点的历史、传说背景简介,图文合作者赵平国。屏山,历史上称平山,见万全洞碑记、摩崖石刻。新中国成立后70年代改称屏山。

  本文摘自龚光美的《鹤峰纪事——征编与研究》的第一辑《民族史话》。

  责任编辑:邹琼慧

关键词:

上一个:
下一个:
上一个:
下一个:

湖北省恩施州鹤峰县容美镇屏山村

友情链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文化和旅游局恩施电视台鹤峰网 

Copyright © 鹤峰县宝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9009898号-1  

鹤峰县宝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