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估游客人数: 明天 1800人    后天 2000人

简体中文
鹤峰县宝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鹤峰县宝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鹤峰县宝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动态资讯
/
/
/
宁知一曲桃花扇 正在桃花洞里逢——土司文化奇观:容美三洞
屏山风采

宁知一曲桃花扇 正在桃花洞里逢——土司文化奇观:容美三洞

  • 分类:土司文化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9-02-20 14:15
  • 访问量:

【概要描述】中国北京的“山顶洞人”和渝东鄂西的“巫山老母”是最早从山洞中走出来的洞穴居民。

宁知一曲桃花扇 正在桃花洞里逢——土司文化奇观:容美三洞

【概要描述】中国北京的“山顶洞人”和渝东鄂西的“巫山老母”是最早从山洞中走出来的洞穴居民。

  • 分类:土司文化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9-02-20 14:15
  • 访问量:
详情

  中国北京的“山顶洞人”和渝东鄂西的“巫山老母”是最早从山洞中走出来的洞穴居民。

  土家族先民巴人是一个从赤、黑二穴走出来的强大部落联盟。辽阔的武陵山区,具有共同的喀斯特岩溶地质,洞穴密布,隐蔽、幽深,大部分背山临水,适于人居,巴人的后裔之所以被称为“峒蛮”,正因为他们也曾经长时期穴洞而居。

  洞穴,本来是由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出的景观,但多是水与空气“开凿”而成,它的基本形态是岩溶而不足以称之为文化。有的洞穴因有某名人藏身、高僧修炼而闻名,但那也只是人类个体的单独行为使然,缺少人文内涵,不能与人类某个具体的族群之生息命运联系起来。但巴人是个特例,巴人的后裔“洞蛮”恰在这个特殊的群体中,从而形成了土司特色文化奇观——洞府文化。

  容米境内洞穴众多,土司修葺、据守的洞穴不少,早在部落时期就与山洞结下不解之缘。从清江岸边的赤黑二穴到溇水流域的容美三洞,完整地勾画出古代巴人及其后裔土家人的“洞穴情结”和生活情景。在容美境内至今留下明显人文遗迹的尚有多座,今县城附近的万人洞、万全洞、情田洞最为有名。均有摩崖石刻、土司手迹、洞府建筑遗存,印证史料齐全。2006年,包括容美三洞在内的屏山容美土司爵府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五峰境内有白溢寨洞(亦名“藏军洞”)、白鹿庄的将军洞、大龙坪的左泉洞以及龙洞、燕子洞等,都同土司历史、土家族神话传说有着直接关系。

  万人洞位于鹤峰城郊云来庄鱼泉寨,有水旱两层,水洞上连落差900多米的董家河坡立谷暗河,旱洞深远。洞口有洞城城门,城墙上镶嵌着土司田舜年亲书碑文,号称“磐石重城”。“望水楼”拱门完整,为土司女眷观赏洞外景色的窗口。临河深潭中有“水牢”拱门,历经数百年山洪涌流而未坍塌,基本保存着原貌。1704年5月,顾彩记载了如下情景:

  二十七日,游万人洞,洞在坡下,蹬道一里,渡水一重。洞口有街,有门楼,守洞者众焉。客至具酒果,食毕登洞。其石如古铜色,多孔窍,处处可坐,游人高下憩其间,如仙人屏障,最高处有寨楼,梯悬十仞,攀之惴惴,寨上亦有人居。其道由石壁中盘曲而上,甚幽黑,莫之敢蹑。正中有挹泉轩,甚爽垲,四壁多题咏……

  万人洞在田舜年之前就有人居痕迹,住过何人,因年代久远而尚待继续考证。

  万全洞,位于屏山土司爵府西北溇水大峡谷的绝壁上,与溇水水面高差近600米,洞深50米,洞口宽约40米,高30余米。早期已为土民所用,后被田氏土司发现,辟为洞府。土司田舜年受南明宰相文安之启发,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动工修葺,历时数年乃成,成为屏山战备要塞。田舜年刻碑立于山垭道旁,碑文尽述营建始末,载称“昔文相国(安之)铁庵居此有年,称不容口。” 洞中建有大士阁、魏博楼、就月轩、受日亭,有城墙、石门、炮台、水井,栈道陡峭,数处以树梯为路。其中,魏博楼,建筑宏丽,回廊悬空,依山而立,为司中绝险,是田舜年读书、写作、祭祖、会客之所。雍正十一年(1733)“改土归流”时,末代土司田旻如在雍正和湖广总督软硬兼施的强大政治、军事压力下,退守洞内,最后拒捕自杀,结束了容美田氏历时425年的土司统治。

  万全洞碑记上有土司对洞上景色的描述:

  每当日月照耀,云霞卷舒,觉山川草木,蔚然深秀,游其间者,莫不叹为物外奇观。

  洞内有诗人顾彩摩崖手书《万全洞记》:

  平山之麓有万全洞焉。自非排空驭气,穿云破石,罕得与全境相通。而九峰先生一朝得之,以为藏书之府,不亦快乎!

  原魏博楼供奉田氏先祖画像,实际为土司诗人“藏书之府”,如史所载,田氏藏书丰富,堪称大西南土司的“天一阁”。土司的书屋多座,除魏博楼外,仅屏山就还有爵府延春园天兴楼、小昆仑读书台两处。史称“书橱罗列,插架充栋,得人间未见书。”

  情田洞位于离城20公里的太平,建于1680年,洞前原有土兵营房和寺庙,洞门、洞壁上有摩崖石刻《情田洞记》和《捷音者序》,土司文中自称为“著述之所。”感叹该洞“无湍流污秽之气,不减洞天福地”,“历千百年而使人景俱在……以是而推,不仅人有知遇,而山川与人更有知遇也!”余下燕喜洞、燕子洞、果老仙洞、鸡公洞等,都有土司足迹,文物发现,史载文章,此文从略。

  如上所述,土司对于洞穴的应用,早已超出先民赖以栖身的简单需求,而通过不断改进,将洞穴的功能发挥到极致,充分利用洞穴的险峻、隐蔽、人迹罕至、进退有据的多种特点,这些洞穴集行政、军事、渔猎、文化、娱乐等多种作用为一体,已上升为富有人文价值的洞府文化境界。

  归纳起来,这种洞府文化具备行政、祭祀、藏兵、藏粮、藏书、藏“娇”六大功能:

  一是行政。土司在洞中办理公务,议事,阅文,撰写、发布文告。包括进行外交活动。康熙四十三年六月初一,田舜年在万人洞中同保靖土司彭虹举行结盟仪式,顾彩受托撰写誓词,中有“自今以往,既盟之后,保靖有难,容美救之,容美有难,保靖亦然……”等语,公元1720年8月15日,田旻如同桑植土司向国栋分别率部在桑植五道水大岩屋誓盟捐弃前嫌,永结友好,桑植土司、宣慰使向国栋、容美土司、宣慰使田旻如同时分别在洞中石壁上题写了“山高水长”、“亿万斯年”,以示决心。场面隆重,气氛友好,为湘鄂边民族一件盛事。

  二是祭祀。容美土司土民属多神崇拜,继承古代巴人的自然崇拜,又有对廪君、“大二三神”、容美女神、猎神和田氏的祖先崇拜,还有对孔子儒教、观音佛教的崇拜,其中特别是对蜀帝(刘备)、关夫子(关羽)、张桓侯(张飞)的英雄崇拜尤其虔诚。因此,在每一处洞府中都有神龛,平日香火不息,按照各类神圣的诞、忌节日举行规模不一的祭祀活动。

  三是藏兵。容美三洞均有过此类记载。五峰白溢寨的山洞更是直名曰“藏军洞”。这些山洞容量大,驻军少则几十数百人,多则上千人。将洞穴变成兵寨、城池,如万人洞碑记所言:“磐石重城,吾民保障”、“绿林频窥,莫敢正向”,意即望而生畏、无人敢攻。万人洞中有暗洞通土司行署、溇水河畔的细柳城,一旦有敌情,既可安全撤离,又可突发奇兵。城门两道,即使敌军攻进外城门,守洞者亦可居高临下发驽放箭,击退来犯之敌。

  四是藏粮。藏粮为自保,洞外伐薪以蒸煮食物,洞中有泉,洞口临水,洞外有密林,有丰富的山果、野菜,多野生动物,可以狩猎。万人洞亦称鱼泉寨,鱼类丰富、美味,水性好的土民跃入水中,即可手到擒来。每逢盛夏,土家人按照传统习俗,在鱼泉“照夜火”(集体在浅滩上赶鱼、捉鱼),场面热闹、壮观,土司及女眷均可出洞观看。洞中恒温,便于贮粮,长期坚守,若敌众我寡时,可连月负固不出,而无缺粮之忧。《情田洞记》所载,堪为典型。

  五是藏书。如前所述,容美土司多文士,好著述,因而也好搜求古籍经典,不惜代价。每遇迁徙,随行土民襁负以送,有背粮的,还有背书的。凡土司进驻的山洞,都置有“书室”,供平日阅读、写作,会客、题咏。作诗后就近题刻在洞壁上。因万全洞太险,某次开诗会,有文人高君因体胖,惮险不敢进洞,只好写了稿子,托人带进洞中代为宣诵,一时传为趣谈。

  六是藏“娇”。容美土司热爱戏曲艺术,洞中亦然。凡土司进洞,除了近亲女眷,还有戏班女优随行。“女优十七、八好女郎”,“每宴必命伎奏《桃花扇》。”她们在洞中演《桃花扇》,演土司田舜年自己创作的《古城记》、《许田射猎传奇》及本土民间歌舞。田舜年、田昞如父子各有自己的戏班。女优竞相比美。昞如害怕父亲抢走他戏班中最漂亮的两个女优,平时就让她们装扮成男性“带刀侍卫”,形影不离。若逢节日庆典,土司会邀请旅居容美的汉族文人及友邻土司客人入洞观摩演出,或举行类似“派对”的形式,以女优女色吸引和慰问思家心切的贵宾远客,这是土司约定俗成的待客之道,而且也确实留住了不少客人。他们虽然在汉地早有家室,而在客居容美期间迫于土司盛情而另结新欢,几乎成为常事,而土司还为其“分田授室”,变着法子使他们乐不思蜀,甚至终老容美。因此之故,其中几乎所有到过容美的人都会流连忘返,“极道容美山水之秀,主人之贤”。至今,我已开始怀疑万人洞边的“水牢”并非水牢,而极有可能是土司和女眷们的浴池。

  在考察容美后期,顾彩曾经三次向田舜年辞行,但是两次遭到回绝,后来一次,田舜年干脆闭门不理,以其特殊方式表达他们对客人的深情挽留。想当初他滞留枝江县衙,慑于容美险阻、准备打退堂鼓的时候,是田舜年派遣的土官一句话感动了他:“吾主法甚严,若(客)不往,必以为使者速客不虔,归而取罪重矣!”正是这句话最终使顾彩成行。顾彩后来感叹土司这种待客之道,他将田舜年同孔尚任相提并论,说他们同为“词坛人龙”,表达自己对土司的敬爱和友情,诗中还将容美比作“桃花洞”:

  鲁有东塘楚九峰,词坛今代两人龙。

  宁知一曲桃花扇,正在桃花洞里逢。

  这不仅是容美待客之道的效果,更是容美洞府文化的魅力所在。

  现今,当年的洞府文化,部分除了旅游和文物保护的需要而外,大部分已渐次淡出了湘鄂渝黔的政治生活与经济生活,成为一种文化遗产而留在人们的阅读与记忆中,但我们不可忘记的是,那曾经是古黔中(武陵山区)土司文化的一个重要特色,一个古老而新鲜的记忆。

  2012年8月

  注:本文摘自龚光美的《鹤峰纪事——征编与研究》的第一辑《民族史话》。

  责任编辑:邹琼慧

关键词:

湖北省恩施州鹤峰县容美镇屏山村

友情链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文化和旅游局恩施电视台鹤峰网 

Copyright © 鹤峰县宝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9009898号-1  

鹤峰县宝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